人生最快樂的事,各人想法不同。
喜愛也有所區別,有人喜愛財富。
也有人喜愛權勢,有人喜愛珍饈。
惟最快樂的事,且歷久不衰的,那就是『行善』一途了。
善的釋義很簡單,就是純真,無邪念的意思。凡是依照理性為出發點,秉持良心與遵循規範的,都屬於善意。而能表達善意,顯現義舉行動的,都屬於善舉。想表達善意而展現善行,凡是人,不論你的智力、不論你的品格、教育程度、生活習慣、智慧等有所不同,都能作得到的,只是做與不做而已。
希望做善事當好人,亦或做壞事當惡人,只在於人們方寸一念之間。所謂一念為善則善,一念為惡則惡,怎樣抉擇全在於個人的心靈運用。盡管環境、事業、工作可能有所影響,但究竟要怎樣做?還是在於自己。
行善的唯一要件,就是大公無私、渾然忘我。千萬別因一己之利而忽視了道德規範。真正的公義與道德,必須要互信互諒,絕對不可以對任何利益的權衡輕重,稍有偏差或失誤。換言之,貪取小錢,與盜取大錢並無不同,所以貪婪是行善最大之障礙,也是惡形惡狀所彰顯的因素。
行善最快樂的事,就是利他、助人。在青年守則中『助人為快樂之本』,正是行善最樂的具體寫照。助人與行善是一體兩面的,能助人即是行善,能行善則能助人,所謂『助人者人恆助之』,助人即是自助。我們姑且不論作好人,行善事是否就可以積陰德?是否可以蔭被後世、積惠子孫?但是為善最樂,乃是千真萬確的。為善者就是對得起良心,心安就可以理得,其所獲得的無限樂趣,確是無庸置疑的。人人能行善,樂而能安,樂而光明,是吉利之徵,太平之兆,使大家歡歡喜喜。